印刷這一詞,大家并不陌生。從小我們就從老師的口中知曉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藥、造紙共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有人把印刷術稱為"文明之母",這句話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它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進程,印刷的形式變得更加的先進與多元,用途也變得更多不單單像古時印刷書本,還能印刷制成禮品盒或是印刷在塑料上。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在印刷行業中大家常說的四色印刷。
那么為什么是青色、品四色印刷顧名思義是用用CMYK(青色、品紅、黃色、黑色)四色套印出來的你需要的顏色。再通俗點說,也就是利用這4種顏色的不同疊加得到你需要的顏色,只要顏色有漸變的都是四色套印出來的,比如說我們市場上常見的禮品盒就是用這四個顏色所套印成的制品,四色印刷是用網點疊加出來的,用放大鏡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網點。如果采用黃、品紅、青、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來復制原稿顏色的印刷工藝,就不能稱為 “四色印刷”而應稱作“專色印刷”或“點色印刷”。這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不能混淆。
紅、黃色、黑色這四個顏色呢,而不是三個顏色,或者五個顏色,或者更多顏色,開始人們曾設想過使用青、品紅、黃三色進行印刷復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后來人們在三色印刷的基礎上又加入第四色-黑,使得印刷成品的顏色效果大為改觀。在目前,四色印刷工藝已經成為國際主流的印刷方式。
知道了這四個顏色為四色印刷的構成,是由這四個顏色疊加顏色。那么該怎么使用這四個顏色,也是有講究和順序的。而在這不稱為順序叫做色序,通俗的講就是在多色印刷中,以單色為單元,各色印版套印的先后順序。在傳統印刷工藝中采用黃、品紅、青、黑的印刷色序,是因為當時黃墨是最不透明的,遮蓋力很強,因而不得不先印黃墨,否則會對疊印色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一種傳統的色序安排方法已經逐漸被淘汰,因為生產的黃油墨透明性是比較好的,降低了它對疊印色的影響,同時也使得印刷者重新考慮傳統的印刷色序安排并把實地密度作為四色機上控制色彩、網點增大和油墨疊印的一種手段,因而新的青、品紅、黃、黑(或黑、青、品紅、黃色序)成為普遍采用的色序。
具體選擇哪種色序可分別從以下多方面來考慮:
1.根據圖文面積大小來安排色序則先印小圖文,后印滿版或大幅面圖文。
2.根據三原色油墨透明度和遮蓋力安排色序,透明度差的青、黑色先印,透明度好的黃紅墨后印。
3.根據三原色的明度來安排色序要先印暗色,后印亮色,即青、黑先印,紅、黃后印。
4.根據原稿特點,以暖色調為主的彩色圖片要先印青色或黑色,而以冷調為主的彩色圖片要先印紅色或黃色。
以上說了四色印刷的特點以及色序的選擇,那么它的缺點是什么呢,它在油墨的編輯上有缺陷。由于受到色料和生產工藝的限制,四色印刷使用的C、M、Y、K基色油墨,印刷顯色的光譜曲線與理想顏色光譜曲線有較大差距。油墨疊印的二次色CM、CY、MY顯色效果,特別是藍色和綠色,與理想顏色差距更大。以現有的油墨生產工藝,大幅度地提高油墨性能,留有的空間不大。因此,四色印刷色域較難有很大擴展。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產品都是由四色印刷工藝完后的,比方說精美顏色多彩的禮品包裝盒,用彩色攝影的方式拍攝的反映自然界豐富多彩的色彩變化的照片、畫家的彩色美術作品,也能用于電子產品與食品化妝品的包裝印刷上,例如數據線包裝盒,化妝品包裝盒,這些產品都對顏色與工藝要求很高,出于經濟效益上的考慮,必須經過電子分色機或是彩色桌面系統掃描分色,所以用四色印刷復制完成是最好的選擇